2024年,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尤其對于中國汽車而言,這是充滿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達成年度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問鼎全球第一,汽車出口總量再創新高。
天幫忙、人努力、地緣變,看起來,中國車企正在掀起第四波國際化浪潮。
越到這時,車企越應該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走得更快,跑得更穩。遇到過同樣“韻腳”的豐田汽車,或許就是我們的答案。
不出意外,豐田將連續五年登頂全球汽車銷量冠軍寶座,在福布斯全球2000強排名上,豐田已連續12年名列汽車領域第一名,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以四個維度(收入、利潤、資產、市值)來對全球企業進行排名,更全面反映企業的管理、體系、技術、產品的可持續發展性。這樣的成績,離不開豐田在全球化布局中,憑借長期主義戰略多次穿越周期,而在中國市場60年的深耕,是豐田全球化戰略最典型的體現。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品牌,豐田在華60年間,基于本地化生產、相互信任的雙贏合作,成為優秀企業公民的擔當,豐田不僅完成了自我迭代,更以陪伴者、見證者、推動者的身份,參與了中國汽車產業的變遷。
雖是一家跨國企業,我們在中國看到的豐田,就像一位老友,不高舉高打,卻時刻陪伴,不僅讓自己的汽車走進了中國的千家萬戶,也讓自己的造車經營理念影響了中國一家又一家車企,推動整個中國汽車產業的向前。
這樣的豐田,應該被學習,值得被借鑒。因為行勝于言,做耐心的資本,才能讓中國汽車工業在全球之林中應萬變。
汽車生產的“啟蒙運動”
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永不停歇。優秀的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只有在那個對的時代來臨之前做好準備,才有成功的土壤。
和早前以單純的外貿形式出口產品不同,如今的中國車企以“高質量”出海為目標,力爭從落后、質量差的標簽中脫離而出,這背后需要的,是提前布局靈活的市場適應性策略,對效率、成本等關鍵指標的把控。
毫不夸張地說,跨國企業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幾乎都要踐行“豐田精益生產方式”。
豐田車可靠耐用是全球著稱,在各種汽車可靠性排行榜一直保持頂尖位置。在中國市場,最直接的例子是豐田混動進入中國市場近二十年,沒有出現過一起因車輛事故導致的漏電觸電、電池爆炸燃燒的案例。
能夠在全球化穩扎穩打這么多年,就是因為豐田不論在何地,都能夠將“豐田精益生產方式”理念貫穿于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正因如此,即使美日貿易摩擦時期,豐田也通過不斷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成功化解了貿易摩擦帶來的負面影響,并成為北美銷量最高的品牌。
海上長風萬里,等風、追風,都不如自己造風。
中國車企高質量參與全球競爭,不僅要在銷量上贏得一席之地,更要做產業鏈的開拓者、產業鏈的建設者。
在華60年,豐田汽車早已不再是初入中國的外來者,也不再僅僅是合資階段的參與者,而是在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等多個環節的植入中,成為與中國汽車產業共融共進的一分子。
消費者最有感知的,可能就是豐田眾多適應本土市場的新車型和改款車型。早在2005年,豐田就向中國市場導入了全球首款混合動力車型普銳斯,2013年,豐田針對小型車市場需求,在經過大量本土用戶樣本調查和路況測試后,向市場推出專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的新威馳和致炫。
每一款產品,都是豐田不斷與時俱進,創新本土合作模式的成果。
在汽車行業第一波中外合資潮興起下,豐田就先后與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地車企探索合作模式,啟動乘用車、商務車、核心零部件等多個領域的合資生產,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的成立,更推動了零部件供應商體系的本土化進程,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2009年,中國汽車工業迎來了新拐點,本土車企開啟轉型升級的新篇章。新能源,成為那個時代的新機會與新動力。
風口之下,豐田加快調整在中國的節奏。
乘風之中,2010年,豐田在常熟成立了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TMEC)。這是豐田首次在日本以外地區,設立世界領先水平的研發基地,使豐田得以在中國開展全方位的本土化研發活動,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成功推出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和政策導向的新能源產品。
不可回避的是,雖然合資車企竭力保持與中國市場同頻共進,但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確實面臨一定的市場挑戰。越到這時,考驗的越是一家跨國企業在當地深耕的誠意與韌性。
豐田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在中國的溝通橋梁變得更寬、更通暢。
2023年,TMEC正式更名為“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這標志豐田在中國的發展、合作,不再局限于產品、技術、人才的輸出,而是一次跨國車企在中國的現地化研發進入了本地自主研發的全新階段。
基于自身深厚的技術底蘊和本土化發展優勢,豐田也陸續與比亞迪、華為、Momenta、小馬智行、騰訊等多家中國車企巨頭和科技頭部代表合作,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的轉型加速。
例如廣汽豐田鉑智3X、一汽豐田bZ3C兩款車型在融入中國的智能科技生態中,將配備最新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和智能座艙,帶來更加安全舒適的駕駛感受,為客戶提供全新的價值體驗。
這兩款車,是豐田與中國伙伴合力“造風”的成果,更是豐田“In China,With China”的寫照。
量產車,更量產幸福
宏觀經濟學對跨國企業在他國發展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一個是以產品為中心,另一個以生態環境為中心。全球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文化的沖突,對于一家跨國企業而言,融入本地,不僅僅需要提供優質產品,更重要的是成為優秀企業公民——這是對當地認同感和歸屬感的一種情感表達,也是整體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豐田有句名言:先育人,后造車。
在豐田汽車的企業思想中,造車超出商業范疇的更高目標是回饋社會,秉承著“做當地最好的企業公民(Best in Town)”信念的豐田,不僅在中國市場量產安全可靠的汽車,更在中國家庭量產無微不至的幸福。
“先育人,后造車”最直白的體現,就是豐田對于中國汽車人才的培育。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從90年代開始,豐田就意識到中國汽車市場人才短缺的問題,為了在中國打下造車基礎,豐田累計無償捐助超過20億日元資金,在沈陽建立了中國汽車工業豐田金杯技工培訓中心,累計為中國汽車產業培養了4萬多名技工人才,為4500多名學生提供了助學金或獎學金,幫助中西部地區近3000位年輕人實現了大學夢。
在前不久舉行的2024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現場,許多出行不便的人群,正懷抱著購車實現自由出行的渴望,在豐田展臺觀望,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他們輕松地進入了豐田bZ3純電動福祉版的副駕駛座位。
福祉車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產業,但是豐田卻一路堅持下來,并把它帶到了中國市場。在2022年冬殘奧會上,豐田提供賽那、海艾士、柯斯達3款共計?240?輛福祉車為運動員提供服務,此后全數車輛贈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今年,豐田還和中國肢殘人協會合作,成立了“無礙更有愛”福祉公益項目,為走向“無障礙社會”的目標貢獻力量。
改善生態環境,更是身為“本地人”的義務。從2000年開始,豐田就在河北豐寧開展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如今,豐田在華事業體累計植樹600萬余棵,如果以每一米種一棵樹來計算,相當于綠化了1.3條全長約2300公里的京廣高速。
這條“高速”,跑出了豐田在華的“態度”和“溫度”,持續深耕之下,也累積起豐田在全球的“長度”和“厚度”。
而這,正是車企在出海中要書寫的長期敘事——堅定,可抵萬千沉浮;穿越周期,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